以爱之名,宠你一生!欢迎来到我的宠舍。

荀子经典名言

时间:2024-02-22 作者:原始人

相关推荐

荀子经典名言精选(66句)。

"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"这句荀子的名言告诉我们,有道德修养的人可以和睦相处,虽然有不同的观点,而小人则只会追随同样的错误。~~估计你也喜欢这些句子吧?经过收集,原始人小编为您献上荀子经典名言精选(66句),欢迎阅读,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。

荀子经典名言(1--22条)

1、人之于文学,犹如玉之于磨光。

2、大巧在所不为,大智在所不虑。

3、折(shé):同”折(zhé),折断。

4、用心 古义:因为用心。例如:用心一也。

5、志忍私,然后能公;行忍*情,然后能修。

6、疾 古义:疾劲,强,大,这里指声音宏大 。例:声非加疾也

7、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;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;积善成德,而神明自得,圣心备焉。故不积跬步,无以至千里;不积小流,无以成江海。骐骥一跃,不能十步;驽马十驾,功在不舍。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蚓无爪牙之利,筋骨之强,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,用心一也。蟹六跪而二螯,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,用心躁也。

8、见《荀子·法行》。本句大意是:好医生的家中病人多。人有病,都希望能尽快治好,所以凡是医术高明的医生。去上门求医的人就多。本句多用来说明从病人的多少,可以看出医生技术的高明与否;也可用以比喻知识渊博、处世经验丰富的人,登门求教的人就多。

9、不知戒,后必有,恨后遂过不肯悔,谗夫多进。——《荀子·成相》

10、夫人虽有*质美,而心辩知,必将求贤师而事之,择良友而友之。荀子名言

11、积土成山,风雨兴焉,积水成渊,蛟龙生焉。——荀子

12、故乐者,所以道乐也,金石丝竹,所以道德也。乐行而民乡方矣。《荀子乐论篇》

13、虽有戈矛之刺,不如恭俭之利也。

14、强自取柱,柔自取束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15、虚壹而静,谓之大清明。万物莫形而不见,莫见而不论,莫论而失位。《荀子解蔽篇》

16、“学恶乎始?恶乎终?曰:其数则始乎诵经,终乎读礼;其义山野始乎为士,终乎为圣人。”

17、乱则国危,治则国安。――《荀子・王霸》

18、乐易者常寿长,忧险者常夭折。

19、在荀子看来,人的天然本性是追求利欲的,而礼的作用则在对人的利欲的无限追求作出限制,二者之间不免有冲突。为了确保公共秩序的正常运转,礼的遵循不免要诉诸于一种强制性。由此,礼转为法。因此,荀子常有“礼法之枢要”“礼法之大分”的提法,而以礼法并称。在荀子那里,礼是介于义和法之间的一个范畴。在义礼并称时,礼多是指道德。在礼和法并称时,礼多指制度。荀子说礼是法之大分时,既是指礼为立法的原则,又是指礼作为原则的道德立场。法的制定和形式不纯属利益分配的问题,还有一个道义问题;法的一律化打破了贵族和平民的界限,使一切人平等。但是礼的持守却仍然使得有学养的人们不至于沉落。荀子可以说是顾及到现实的利欲追求和必要性而又坚持道德理想,力求在二者之间保持平衡的思想家。

20、怠慢忘身,祸灾乃作。——《荀子·劝学》

21、士有妒友,则贤交不亲,君有妒臣,则贤臣不至。

22、以善先人者,谓之教。

荀子经典名言(23--44条)

23、要知道远近,要知道一切,要知道微,这也是。

24、凡百事之成也,必在敬之;其败也,必在慢之。

25、劳苦之事则争先,饶乐之事则能让。

26、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。友者,所以相有也。

27、流丸止于瓯臾,流言止于智者。

28、声无小而不闻,行无隐而不形。

29、人有三不祥:幼而不肯事长,贱而不肯事贵,不肖而不肯事贤,是人之三不祥也。

30、下一个穷人是下一个穷人,下一个富人是下一个富人。

31、表假设关系。《劝学》:“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。”

32、荀子的名言之一是:“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”这句话鼓励人们要在追求真理、行善和勇敢面对困难时保持信心。

33、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(>)

34、不足于行者,说过;不足于信者,诚信。

35、是故无冥冥之志者,无昭昭之明;无惛惛之事者,无赫赫之功。行衢道者不至,事两君者不容。目不能两视而明,耳不能两听而聪。螣蛇无足而飞,鼫鼠五技而穷。《诗》曰:“尸鸠在桑,其子七兮。淑人君子,其仪一兮。其仪一兮,心如结兮!”故君子结于一也。

36、人之易其言也,无责耳矣。

37、从道不从君,从义不从父。

38、居必择乡,游必就士。--《荀子.劝学》

39、不诱干誉,不恐于诽。

40、学恶乎始?恶乎终?曰:其数则始乎诵经,终乎读礼;其义则始乎为士,终乎为圣人, 真积力久则入,学至乎没而后止也。故学数有终,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。为之,人也;舍 之,禽兽也。故书者,政事之纪也;诗者,中声之所止也;礼者,法之大分,类之纲纪也。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。夫是之谓道德之极。礼之敬文也,乐之中和也,诗书之博也,春秋之微 也,在天地之间者毕矣。 君子之学也,入乎耳,着乎心,布乎四体,形乎动静。端而言,蝡而动,一可以为法则。小人之学也,入乎耳,出乎口;口耳之间,则四寸耳,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!古之学者为己,今之学者为人。君子之学也,以美其身;小人之学也,以为禽犊。故不问而告谓之傲,问一而告二谓之囋。傲、非也,囋、非也;君子如向矣。

41、战国·荀况《荀子·不苟》。养心:指自我修养。本句大意是:君子的自我修养以真诚为最好。“诚”是古代重要的道德标准之一,有真诚、忠诚、诚恳、诚实等多方面的含义。撇开当时的封建内涵,那与奸诈、虚伪相对的“诚”,仍是当代应该提倡的一种精神文明,在讲为人处事的准则时可以化用。

42、圣人与一般人,君子与小人,在先天本性上的差别被取消了。但是荀子立论的意图并不在于从根本上废弃这种差别,反而要从后天努力的角度凸现这种差别。凸现后天努力修为造就君子、圣人,是在强调精神气质、文化教养上的贵族性,荀子学说有浓重的知识化、工具化的倾向,然而在追求成圣,追求贵族性的精神气质与品格的这点上,与孔子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。荀子讲成圣,又希望借圣人的教化,使得社会大众得以转变性情,以至于善。

43、战国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。虫:蛆虫。蠢(dù杜):此指虫子。这两句大意是:肉腐烂了就会生蛆,鱼干枯了也会生虫。荀子是以~作比喻,说明世上任何事物的发生,都有它各自发生的原因,一个人享受荣誉还是蒙受耻辱,也是依据各自的品德高下来决定的,因此君子应当善于选择良师益友,远邪近正,加强修身立德的锻炼。这两句可用以说明:坏事情的发生必有其发生的条件,应当检查,反思,多从自身去寻找原因。

44、要治气生病,则后彭祖;以培养自己的名字,与尧顺。

荀子经典名言(45--66条)

45、道虽迩,不行不至;事虽小,不为不成。

46、一跃,不能十步;十辆马,功在不舍。

47、先秦诸子中,孔子让我读到一颗仁爱之心,以和为贵孟子让我善养浩然正气,平治天下墨子让我涌出一腔热血,救助苦难韩非让我看到一双冷眼,直面人生老子让我初识艺术人生观荀子让我读到科学进取心。

48、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,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。——《荀子·大略》

49、与人善言,暖于布帛;伤人之言,深于矛戟。——荀况

50、不知戒,后必有,恨后遂过不肯悔,谗夫多进。

51、居必择乡,游必就士。――《荀子・劝学》

52、知之而不行,虽敦必困。——《荀子·儒效》

53、爪牙 古义:爪子和牙齿。例:蚓无爪牙之利。

54、战国·荀况《荀子·儒效》。这几句大意是:处理任何事情,只要是有益于公理的就树立提倡,无益于公理的就废除掉。处理任何事情,都要以合不合公理为标准,因为这符合多数人的利益,适合于社会的通行原则,也符合社会发展的趋势。对公理有好处的就去办,就支持;对公理没有好处的就坚决废除掉。这几句多用于说明处事要符合公理的原则。

55、表修饰关系。《劝学》:“吾尝终日~思矣。”

56、其持之有故,其言之成理。

57、“言有召祸也,行有招辱也,君子慎其所立。”

58、上食埃土,下饮黄泉(上、下:名作状,向上、向下)

59、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;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木直中绳,輮以为轮,其曲中规。虽有槁暴(pù),不复挺者,輮使之然也。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,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,则知明而行无过矣。

60、君子曰:学不可以已。

61、没有诱惑的干名声,不怕飞。

62、君子耻不修,不耻见污。

63、圣可积而致,途之人可以为禹。——《荀子·性恶》

64、译文:高山树林是鸟兽的居住地,山林茂盛,那么鸟兽就会回来,山林贫瘠,鸟兽就会离去。树木茂盛成荫,众多飞鸟栖息,没有土地,人民无法安居,没有人民,土地就会守不住。

65、爱臣太亲,必危主身;人臣太贵,必易主位。

66、"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"这句荀子的名言告诉我们,有道德修养的人可以和睦相处,虽然有不同的观点,而小人则只会追随同样的错误。

本文来源://www.ysr5.com/y/3297.html